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90后”村支书点亮牧村振兴路
——记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永波
发布时间:2025-08-04 11:37:17
编辑:李娜
才让(右一)与村干部走访入户。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阿克(藏语意为‘叔叔’),家里的牦牛都好着呢吧?最近没遇到病死或被野生动物伤着的情况吧?”7月13日清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敲开村民达玛家的门,关切地询问着牲畜状况。

  “大学生书记,都好着呢!草场茂盛,牛都吃得膘肥体壮。”达玛笑着回应。

  牦牛一直是德合隆村牧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高海拔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野生动物侵扰等客观因素,加之牧民主动投保比例不高,养殖风险始终是才让心头沉甸甸的“大石头”。

  “只有给牦牛都上保险,才能真正守住乡亲们的‘钱袋子’。”才让深知这一点。“6月中旬,经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反复讨论,大家慎重思考后一致决定,由村委会统一出资,为村民的牦牛购买保险。”才让介绍,截至目前,已为村域内2万多头牦牛购买了牲畜保险,实现全覆盖。一旦发生非正常死亡,村民可获得每头牦牛2400元的保险赔偿。

  走访入户近三个小时,才让并未收到牲畜伤亡的报告。“牧户居住分散,山里信号又弱,这几天我们村干部一直在入户的路上。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才让抿嘴一笑,思绪不禁飘回到过往。

  “90后”的才让是土生土长的德合隆村人,2016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他怀揣建设家乡的热忱回到高原。彼时,德合隆村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聚居点甚至没有一盏路灯,夜晚出行极为不便。2021年,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才让决心改变现状。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调研,撰写材料向上级反映。努力终见成效,2022年年中,一排排明亮的节能路灯照亮了村子的夜晚。

  “以前担心视线不好,晚上总是窝在家里,现在有了路灯,吃完晚饭,大家会提着板凳出来唠唠家常,聊聊近况,这亮堂堂的感觉真的太好了。”70多岁的德合隆村村民里昂感慨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作为纯牧业村,德合隆村的传统养殖模式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为打破这一困局,2022年,才让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牧户”模式,建成3处600平方米标准化畜棚,目前牦牛存栏量200多头,2024年实现收益9万多元。

  但才让的目光并未止步于养殖业。2024年5月,他在浏览短视频时偶然发现一款热销的牦牛骨雕挂件,灵感顿生:“村里牦牛骨资源丰富,何不以此为突破口发展村集体产业?”

  说干就干,摸着石头过河。2024年7月,经村“两委”商议,从集体经济中拨出资金购买设备原料,启动试点。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们泼了盆冷水:“工人不熟悉机器、缺乏雕刻经验、产品样式杂乱,不符合市场审美。”才让回忆,起步远比想象艰难。

  为尽快打破困局,才让先是组织雕刻工人前往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牛骨雕刻厂进行系统性培训,后又将雕刻厂的几位熟练工请到德合隆村,对有意愿参与牦牛骨雕刻的村民进行现场指导教学。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与实践,德合隆村的牦牛骨雕产业逐渐步入正轨。

  2024年,德合隆村建立的牦牛骨雕“帐篷车间”,年加工牦牛骨1吨,带动27户牧民户均年增收1.6万元。初尝甜头,才让计划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初,他积极向上级申报到96万多元的项目资金。

  “瞧,我们新建的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完工,还新添了6台设备,近期正在筹备成立牦牛骨雕公司,到时就能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共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让指着崭新的厂房,脸上写满了自豪。

  夕阳西下,给德合隆村的草原和新建的厂房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才让合上那本写满民情与思考的日记本,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有了新厂房和新设备,下一步就是要引进更精细的管理,打造自己的品牌,把‘德合隆牦牛骨雕’的名声打出去,让产品走进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烁着希冀,“希望能有更多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大学生,看到家乡的变化和潜力,愿意回来,和我们一起建设这片充满希望的高原。”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议军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罗东川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公告
灵秀山乡“铁木”奏响振兴“交响”
西宁市城西区创新举措构建为老幸福样板
24H热点
老兵宣讲传薪火 强军信念铸忠诚
老兵宣讲传薪火 强军信念铸忠诚
【乡村振兴在青海】灵秀山乡“铁木”奏响振兴“交响”
老兵宣讲传薪火 强军信念铸忠诚
【乡村振兴在青海】灵秀山乡“铁木”奏响振兴“交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产业向“新”跃进——“...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90后”村支书点亮牧...
重温誓词铭初心 青海武警官兵这样庆祝“八一”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海北州克土沙区:沙漠绽...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天津“曼巴”守护牧区群众健...
热点图片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将于8月7日启用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T...
科技为笔 彩虹为幕 高原现代农业的破局之道——互助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巡礼(四)
科技为笔 彩虹为幕 ...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援青干部、西宁市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 刘知博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
老兵宣讲传薪火 强军信念铸忠诚
老兵宣讲传薪火 强军...
【乡村振兴在青海】灵秀山乡“铁木”奏响振兴“交响”
【乡村振兴在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产业向“新”跃进——“青海经济年中观察”系列报道之四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90后”村支书点亮牧村振兴路——记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重温誓词铭初心 青海武警官兵这样庆祝“八一”
重温誓词铭初心 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90后”村支书点亮牧村振兴路
——记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

青海日报
2025-08-04 11:3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90后”村支书点亮牧村振兴路
——记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

青海日报
2025-08-04 11:3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总有一款适合你 外媒简析八款豪华品牌中型SUV

  • 2025-08-04 11:37:17
  • 来源:青海日报
才让(右一)与村干部走访入户。本人供图
百度 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不动摇。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阿克(藏语意为‘叔叔’),家里的牦牛都好着呢吧?最近没遇到病死或被野生动物伤着的情况吧?”7月13日清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敲开村民达玛家的门,关切地询问着牲畜状况。

  “大学生书记,都好着呢!草场茂盛,牛都吃得膘肥体壮。”达玛笑着回应。

  牦牛一直是德合隆村牧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然而,高海拔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野生动物侵扰等客观因素,加之牧民主动投保比例不高,养殖风险始终是才让心头沉甸甸的“大石头”。

  “只有给牦牛都上保险,才能真正守住乡亲们的‘钱袋子’。”才让深知这一点。“6月中旬,经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反复讨论,大家慎重思考后一致决定,由村委会统一出资,为村民的牦牛购买保险。”才让介绍,截至目前,已为村域内2万多头牦牛购买了牲畜保险,实现全覆盖。一旦发生非正常死亡,村民可获得每头牦牛2400元的保险赔偿。

  走访入户近三个小时,才让并未收到牲畜伤亡的报告。“牧户居住分散,山里信号又弱,这几天我们村干部一直在入户的路上。虽然辛苦,但心里踏实。”才让抿嘴一笑,思绪不禁飘回到过往。

  “90后”的才让是土生土长的德合隆村人,2016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他怀揣建设家乡的热忱回到高原。彼时,德合隆村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聚居点甚至没有一盏路灯,夜晚出行极为不便。2021年,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才让决心改变现状。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调研,撰写材料向上级反映。努力终见成效,2022年年中,一排排明亮的节能路灯照亮了村子的夜晚。

  “以前担心视线不好,晚上总是窝在家里,现在有了路灯,吃完晚饭,大家会提着板凳出来唠唠家常,聊聊近况,这亮堂堂的感觉真的太好了。”70多岁的德合隆村村民里昂感慨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

  作为纯牧业村,德合隆村的传统养殖模式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为打破这一困局,2022年,才让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创新“党支部+合作社+牧户”模式,建成3处600平方米标准化畜棚,目前牦牛存栏量200多头,2024年实现收益9万多元。

  但才让的目光并未止步于养殖业。2024年5月,他在浏览短视频时偶然发现一款热销的牦牛骨雕挂件,灵感顿生:“村里牦牛骨资源丰富,何不以此为突破口发展村集体产业?”

  说干就干,摸着石头过河。2024年7月,经村“两委”商议,从集体经济中拨出资金购买设备原料,启动试点。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们泼了盆冷水:“工人不熟悉机器、缺乏雕刻经验、产品样式杂乱,不符合市场审美。”才让回忆,起步远比想象艰难。

  为尽快打破困局,才让先是组织雕刻工人前往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牛骨雕刻厂进行系统性培训,后又将雕刻厂的几位熟练工请到德合隆村,对有意愿参与牦牛骨雕刻的村民进行现场指导教学。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与实践,德合隆村的牦牛骨雕产业逐渐步入正轨。

  2024年,德合隆村建立的牦牛骨雕“帐篷车间”,年加工牦牛骨1吨,带动27户牧民户均年增收1.6万元。初尝甜头,才让计划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初,他积极向上级申报到96万多元的项目资金。

  “瞧,我们新建的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完工,还新添了6台设备,近期正在筹备成立牦牛骨雕公司,到时就能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共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让指着崭新的厂房,脸上写满了自豪。

  夕阳西下,给德合隆村的草原和新建的厂房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才让合上那本写满民情与思考的日记本,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有了新厂房和新设备,下一步就是要引进更精细的管理,打造自己的品牌,把‘德合隆牦牛骨雕’的名声打出去,让产品走进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烁着希冀,“希望能有更多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大学生,看到家乡的变化和潜力,愿意回来,和我们一起建设这片充满希望的高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李永波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为什么肾阳虚很难恢复 骨质增生是什么 什么药止汗效果最好 努尔哈赤是什么民族 绿本是什么
高危儿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来月经了什么预兆 塑料五行属什么 三双是什么意思 六月初一有什么讲究
戾气重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晚上不能晾衣服 摩羯座和什么座最配 吃什么排出全身毒素 幼稚细胞是什么意思
哮喘病有什么症状 高铁上不能带什么东西 声色什么 奶茶妹是什么意思 芳菲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能补回来hcv9jop1ns8r.cn swan什么意思hcv8jop3ns0r.cn 1996年属什么baiqunet.com 脑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7jop6ns6r.cn 刮痧用什么油刮最好hebeidezhi.com
ca125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7r.cn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好hcv8jop9ns4r.cn 赤脚医生是什么意思sanhestory.com 牡丹象征着什么意义hcv8jop6ns7r.cn 甲申日是什么意思hcv9jop7ns4r.cn
鳊鱼是什么鱼hcv9jop0ns4r.cn 三颗星是什么军衔creativexi.com 1213是什么日子hcv8jop5ns4r.cn 胸为什么会下垂hcv8jop2ns8r.cn 老年人手抖是什么原因hcv8jop5ns9r.cn
小丑叫什么hcv9jop5ns6r.cn 肺火旺吃什么药hcv7jop9ns1r.cn 新生儿不睡觉是什么原因hcv9jop3ns5r.cn 5月21日是什么星座inbungee.com 便黑色大便是什么情况hcv9jop1ns4r.cn
百度